□盧小新
數(shù)字化時代,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交流思想觀念、參與人際互動等的重要空間。新媒體平臺的出現(xiàn)為大學生思政教育提供了新選擇,也對深層次釋放思政教育潛能、推動大學生思政教育走深走實具有重要意義。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強化思政引領力也是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
在集中統(tǒng)籌和隊伍培育中,助力輔導員隊伍提升崗位勝任力。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組織者、行動者和指導者,肩負著思政育人和管理育人等多重職責與使命。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輔導員深入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管理主體應結合新媒體的賦能趨勢、輔導員隊伍的角色定位、青年大學生的思政素養(yǎng)和接受期待等進行系統(tǒng)謀劃、深層構建,切實構建起基于新媒體的輔導員網絡思政教育新模式,從而實現(xiàn)對青年大學生的網絡思政教育與價值引領。一方面,高校應秉持“大思政”育人理念,將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實效的重要一環(huán),圍繞輔導員隊伍建設、輔導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進進行詳細統(tǒng)籌規(guī)劃,制定和完善與之配套的培養(yǎng)規(guī)劃、工作方案、實施要點、平臺搭建、保障機制、監(jiān)督評估機制等,以助推輔導員隊伍高質高效地開展新媒體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常態(tài)化組織開展輔導員隊伍的網絡思政素養(yǎng)的培育,是確保輔導員隊伍會用、能用、巧用新媒體高水平開展思政教育,以及切實提升輔導員隊伍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思政育人實力和崗位勝任力的關鍵所在。通過制定“嚴選、嚴用、嚴考、優(yōu)培”的全鏈條輔導員隊伍管理機制,助力輔導員隊伍學會在新媒體語境中高效開展思政教育。校內選調與校外招聘相結合的雙通路優(yōu)選機制,可為打造高水準、高水平、高層次的輔導員隊伍打下堅實基礎;線上線下并舉貫穿輔導員隊伍建設始終的新媒體素養(yǎng)培訓、網絡思政素養(yǎng)培訓可為思政教育工作與時俱進提供必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將輔導員在新媒體語境下的思政教育工作成效與評優(yōu)評獎、福利待遇、科研津貼等相掛鉤,可最大限度激發(fā)輔導員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在手段創(chuàng)新與內容生產中,助力輔導員隊伍守牢網絡思政陣地。文化強國背景下,新媒體類型愈發(fā)多樣化,社交媒體平臺、自媒體平臺、網絡視頻平臺、網絡音頻平臺、問答類平臺等為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提供了豐富選擇。輔導員隊伍如何會用、用好、用足新媒體平臺,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與親和力成為當前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和思考重心。其一,樹立全平臺思政育人意識。新媒體語境下的思政教育不可局限于“一域”,應立足網絡全域開展系統(tǒng)性網絡思政教育。因此,輔導員應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網絡、互動社區(qū)、主題教育網站、權威教育網站等進行思政教育內容的生產、傳播、運營等,真正做到“無死角”“全覆蓋”,把牢學生群體的碎片化時間,奮力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huán)境。其二,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內容生產。輔導員要發(fā)揮自身主動性,以實現(xiàn)新媒體與思政教育有效結合為導向,詳細了解大學生思政現(xiàn)狀、內心情緒,建立完善的大數(shù)據(jù)思政教育數(shù)據(jù)信息臺賬,為不同群體類型大學生制定“新媒體+思政教育”別樣套餐。其三,突出互動。新媒體語境下的思政教育,故事敘事、情景敘事、圖文敘事相較于理論填塞更能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輔導員可擇取貼合學生成長發(fā)展需要的各類素材,并將其轉化為圖文、直播、視頻、動畫等形式,以更為可視化、可讀性的多模態(tài)內容助力思政教育內容入腦入心入耳。此外,高校輔導員還可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渠道開展思政教育相關的優(yōu)質課程、政策信息、理論知識、育人動態(tài)、研究成果等推宣,大力弘揚主旋律;同時,依托新媒體平臺組織開展思政理論知識競賽活動、線上文藝作品展覽活動、主題征文活動、主題黨課教育活動、紅色文化短視頻制作大賽、線上打卡活動等也是課堂授課向課后拓展延伸的重要體現(xiàn),對深化學生群體的政治認同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其四,輔導員還要創(chuàng)新作為,善于借助新媒體探索家校共育,以新媒體的靈活性、豐富性將家長擺進來,以線上方式助力大學生與輔導員、家長之間的多方交流互通,有助于思政教育更好落實,以家長的辛勞付出更好激勵大學生學習進步。
注重從思政教育實踐中深挖深采內容素材以強化價值導向。凸顯新媒體與思政教育實踐引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媒體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結合,必須要做足理論文章,實踐引領也必須要落實到位,才能讓新媒體與思政教育結合經得住考驗,耐得住打磨。每年高校都會組織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包括支教支農支醫(yī)等,大學生廣泛參與其中,既增長了見識,學到了知識,也強化了責任擔當意識,輔導員要善作善為,將有關社會實踐典型案例或感人故事借助視頻、圖片或多媒體等新媒體方式更好傳播、分享,以身邊人身邊事更好引領大學生,讓大學生真正學有標兵,行有示范,確保思政教育更接地氣,更為務實。輔導員還要善于從新媒體上找到閃光點,發(fā)現(xiàn)讓大學生更加喜聞樂見的思政教育項目,豐富思政教育活動設計思路,包括組織大學生到敬老院、特殊兒童學校等獻愛心,或組織大學生開展戶外垃圾清掃、攜手守護藍天白云等活動,以新媒體為支撐,既宣傳了大學生事跡,也讓大學生受到了更多熏陶。
輔導員必須要用好新媒體跟進大學生思政教育,讓大學生受到更具正能量的熏陶引導,才能讓大學生堅守好初心,踐行好使命,珍惜大學幸福時光,更加努力學習成長進步,早日成為可堪重任的時代英才。
[本文系右江民族醫(yī)學院校級課題《新媒體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政育人途徑探究——以右江民族醫(yī)學院為例》(Fdy2021A03)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右江民族醫(yī)學院)